太一道果 第246节(3 / 3)
触,试图去探知人参果的效果,试图去知晓人参果对天子是否有用。
&esp;&esp;相比较这个来,那姬氏之人的身死完全就是无关紧要之事。
&esp;&esp;太学祭酒亲自去负荆请罪,表示服从,才能让天子真正安下心来。
&esp;&esp;必须要表现出诚意来,否则的话,便是请了罪,天子的疑虑也未必会减少。负荆请罪之后,太学祭酒就没转圜余地了,否则不光是于儒家修为有损,更会让名望毁于一旦。
&esp;&esp;所以,负荆请罪很有必要。
&esp;&esp;但那可是太学祭酒啊,当朝九卿,儒门之首,却要负荆请罪,这怎么可能?
&esp;&esp;第57章 两者皆不取
&esp;&esp;老者要走了。
&esp;&esp;他想要的答复,姜离已经给出,便不需要多问了。
&esp;&esp;只是在走之前,他还问了一个问题。
&esp;&esp;“听闻昨日太学士子和墨门弟子相辩,姜少主在里屋旁听,却是不知于姜少主而言,儒墨之说,孰高孰低,姜少主更属意于哪一方?”
&esp;&esp;姜离闻言,微微一愣,却是没想到老者会问这么一个问题。
&esp;&esp;他心中念头急转,嘴上则是不紧不慢地说着儒墨的特点,“儒者尊崇于上,墨者扎根于下,一者仁爱,一者兼爱,晚辈当真不好评断孰高孰低。”
&esp;&esp;姜离不是什么史学家,更不是什么社会学家,虽有男人的通性——键政,但对于当前世界儒墨学说的高低优劣,他自觉还是没资格评说的。
&esp;&esp;“不好评断孰高孰低,也就是说已是有所属意了?”老者问道。
&esp;&esp;姜离言语未尽,显然是还有说法。
&esp;&esp;“正有一点愚见,”姜离轻缓说道,“儒墨学说,晚辈皆不取。”
&esp;&esp;“无论是讲究君君臣臣的儒,还是信奉兼爱非攻的墨,都是要求人去做什么,而晚辈,却是更倾向于我想做什么。是以,儒墨我皆不取。”
&esp;&esp;不是我要做什么,而是我想做什么。
&esp;&esp;不受束缚,不受规制,百无禁忌。
&esp;&esp;“这倒是切切实实的玄门思想。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