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7章(2 / 3)

加入书签

了几分愠色,道:&柳氏过门不到半年,佑让就走了。我们张家不是刁难媳妇的人,她虽没和佑让做真正的夫妻,但平日里吃穿用度和她嫂子没有半点区别,好吃好喝的供着,还配了两个小丫鬟伺候,不比她在村里强多了。

&esp;&esp;裘智听到这忍不住翻了个白眼,按张夫人的说法,柳氏得感恩戴德的给她磕一个。

&esp;&esp;张夫人淡淡道:本打算等出了丧期,过继个儿子给她。谁知佑让没走几个月,柳氏就失踪了。其实我猜到了原因,她不想守节跑了。于是让老大带人,去她家把聘礼给要了回来,至于柳氏就随她去吧。&

&esp;&esp;裘智听完,已经猜出来了大概。

&esp;&esp;柳管家估计早就和这个童养媳姐姐暗生情愫,只可惜造化弄人,没能有情人终成眷属。等张佑让死后,俩人私奔。只是不知二人怎么到了金家,柳氏为何取代了海氏。

&esp;&esp;柳氏与柳管家私通,生下了金秀才。难怪金老爷没怀疑过金秀才的身世,还把柳管家留在家里,原来是中间金夫人换人做了。

&esp;&esp;金老爷一直以为是海氏不能生,但这么多年,他的妾室都没有怀孕,才起了疑心。

&esp;&esp;裘智问道:柳氏平日里和什么人来往吗?你怎么知道她是私奔了。

&esp;&esp;张夫人笑笑道:她除了偶尔和她弟弟在家里见上一面,没什么熟人了。她这么年轻,突然失踪,除了有了男人,没别的原因了。

&esp;&esp;张夫人不知道柳氏的身世,但她明白女人的心思,无非是守不住了。

&esp;&esp;裘智换了个话题,问道:&两位公子的名字是谁取的啊?&

&esp;&esp;张夫人不知为何对方突然问起了儿子的名字,如实回道:&是我丈夫取的,他曾跟一个秀才读过几年的书。&

&esp;&esp;裘智又问道:&那柳氏跑的时候,有带走什么钱吗?&

&esp;&esp;张夫人摇头道:&她嫁过来一年,没攒下什么钱,只有一块玉佩。成亲时我给她和佑让一人一块,她平日里从不离身。&

&esp;&esp;裘智家里就一个老仆还有个广闻,对大户人家的工钱不太了解。

&esp;&esp;朱永贤却一清二楚,他表哥家的丫鬟一月还能有一吊钱呢。堂堂张家少奶奶嫁过来一年,没攒下什么钱,可见张夫人言不尽实,对这个儿媳妇不怎么样。

&esp;&esp;裘智立刻道:&张少爷的块玉佩还在吗,我看看。&

&esp;&esp;张夫人忙命人取来,裘智接过看了看,又给朱永贤过目。

&esp;&esp;朱永贤看了一眼,就在裘智耳边轻声道:&不算上品。&

&esp;&esp;裘智问道:&这块和柳氏那块一样吗?&

&esp;&esp;张夫人点头道:&一模一样。&

&esp;&esp;裘智把这块玉佩给了秦书吏,让他收好,然后道:&你给张夫人写个物证扣押清单,一式四份,留一份给她。&

&esp;&esp;张夫人家的钱财比不是江南巨贾,但也不在乎这么一块玉佩,只是这是张佑让留下的,意义不同。

&esp;&esp;张夫人犹豫道:大人,我儿就留下这么点东西,给我做个念想,您若是。。。

&esp;&esp;张夫人以为裘智是看上这块玉佩了,刚想说给他直接拿银子,就被裘智打断了。

&esp;&esp;您别急,等我用完了,叫人把这玉佩给您送回来,回头您把物证扣押清单还给我们就行。

&esp;&esp;张夫人不知裘智说的是真是假,民不与官斗,裘智真是要抢这块玉佩,她也没办法。张夫人听裘智说话客气,还给留个清单,只能信了。

&esp;&esp;裘智思忖片刻,问道:您家在县城里有当铺产业吗?

&esp;&esp;张夫人听裘智问家里的生意,微微一怔,随即反应过来,说道:有一间铺子,当年曾让人留意来着,并没有人来当这块玉佩。涿州县不大,就三四间大点的店铺,而且有头有脸的人家都互相认识。我派伙计去别的几家也都问过,没人收过这玉佩。

&esp;&esp;裘智点点头,其实他也猜测柳氏不敢在当地出手赃物,八成是在宛平县销的赃。

&esp;&esp;裘智见该问的都问完了,就和张夫人告辞了,离开张家。

&esp;&esp;众人上马,直奔金老爷的老家。到了土河村,文勉找了个村民,问清村长家的方向,径直去了。

&esp;&esp;土河村的村长姓王,快七十了,见到官府来人问金家的事,愣了许久。金家失踪那么多年,王村长早把这人给忘了,猛然听人提起,不免回忆许久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